[SABCS2016]乳腺癌的内分泌耐药机制,延长AI治疗能否获益?

作者:  姚凡  金锋   日期:2016/12/9 17:08:02  浏览量:2777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是乳腺癌领域最大的会议之一,每年的大会都会呈现出基础、临床及转化医学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美国当地时间12月7日,大会报告专场有多项研究报告引起与会专家的热议,本刊特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姚凡教授和金锋教授进行热点点评。

 

  12月7日会议主要热点是关于ER+转移乳腺癌的内分泌耐药机制及逆转治疗疗效,早期HR+乳腺癌延长AI辅助内分泌治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对乳腺癌预后和治疗反应性预测,乳腺癌局部治疗模式转变等内容。

 

  ER+转移乳腺癌的内分泌耐药机制

 

  ER+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是导致内分泌治疗失败的主因,解析其机制并逆转耐药至关重要。本次大会报告了应用基因组学测序方法解析HR+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显示转移灶与原发灶基因突变谱差异显著,提示基因检测在治疗决策、新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蒙蒂菲奥里爱因斯坦癌症护理中心Kornblum N团队报告的II期随机双盲PrECOG 0102研究中,对比了绝经后HR+乳腺癌AI耐药患者氟维司群联合或不联合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的治疗疗效,结果显示在氟维司群联合依维莫司显著提高PFS(5.1 m VS 10.4 m),安全性与BOLERO-2研究中联合依维莫司组类似。该项研究获得了与PALOMA3类似的PFS,提示联合mTOR抑制剂治疗AI耐药乳腺癌疗效确定。

 

  HR+乳腺癌延长内分泌治疗能否获益?

 

  HR+乳腺癌存在长期复发风险,延长内分泌治疗一直是热点问题。MA17、NSABP-B33、ABCSG-6a等研究初步证明他莫昔芬5年序贯AI生存获益,MA-17R的初步证实延长AI可能生存获益。

 

  本次会议上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癌症中心的Mamounas EP团队报告了双盲随机对照NSABP-B42研究,对比了绝经后HR+早期乳腺癌患者完成辅助5年AI或他莫昔芬序贯AI至5年后继续接受5年来曲唑治疗的疗效,来曲唑组DFS更优,但未达到初始设定值,来曲唑组无乳腺癌间期(BCFI)显著提高、远处复发(DR)风险显著降低,亚组分析中肿瘤2cm以上、淋巴结阳性、ER和PR阳性、既往接受化疗、HER-2阴性等特定人群DFS显著延长。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Blok EJ团队IDEAL研究对比了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后延长来曲唑的最佳持续时长,结果显示延长2.5年以上AI治疗生存无明显获益,但可显著减少第二原发乳腺癌发生。

 

  两项研究中AI延长组相关副反应均高于对照组,依从性差,延长AI治疗前应慎重评估获益和潜在风险。今后期望通过基因分析等技术预测延长AI可能的获益,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乳腺癌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临床意义

 

  肿瘤间质TILs与乳腺癌预后及新辅助治疗反应显著相关,但各分子亚型中TILs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本次会议报告了接受新辅助治疗的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TILs程度预测预后意义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亚型乳腺癌患者中TILs程度均与新辅助化疗反应显著相关,在HER2+和TNBC乳腺癌中pCR最终转化为生存获益,而luminal型乳腺癌中TILs程度与pCR负相关,pCR患者和非pCR患者伴有低度TILs者预后良好。另一项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彼得麦可伦癌症中心的Luen S研究团队报告了CLEOPATRA研究,在HER2+转移性乳腺癌多西他赛联合曲妥珠单抗的基础上一线应用帕妥珠单抗治疗中,高度TILs与PFS无明显相关,但显著降低死亡风险并提高OS。

 

  乳腺癌局部治疗模式的转变

 

  关于乳腺癌局部治疗模式,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Morrow M教授作了精彩报告。早期乳腺癌的比例增加,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加深,综合治疗包括靶向和内分泌治疗的不断进步,在保证患者疗效的前提下局部治疗比重降低。ACOSOG Z011试验结果使cT1-2N0患者2个以内前哨淋巴结转移避免过度的ALND。肿瘤无墨染的保乳最佳阴性切缘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因此减少了不必要的切缘不足的二次手术。新辅助治疗改变了局部处理观念。


  专家简介

  金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乳腺癌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辽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长。

  姚凡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专业青年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任琳琳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内分泌耐药机制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