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7届T细胞淋巴瘤论坛(TCLF 2015)邀请了黄慧强教授做口头报告,题目为“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治中的作用(Role of PET/CT in the management of T/NK-cell lymphoma)”。会后黄教授接受《肿瘤瞭望》采访,分享了他对T/NK细胞淋巴瘤诊治的几点见解。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过去主要靠CT/MRI评价淋巴瘤的治疗效果,而最近几年PET/CT的作用越来越重视。PET/CT是现阶段功能代谢显像的分子影像学设备,大量研究数据逐步证明,PET/CT在发现有活性的淋巴瘤微小病灶上比CT/MRI更为准确。
PET/CT检测精确性高,有助于T/NK细胞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价、监测复发
对于不同亚型的淋巴瘤,PET/CT的价值不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应用PET/CT最多,价值比较明确。对于惰性的B细胞淋巴瘤,PET/CT检测的效果较差,因为这类肿瘤的FDG代谢较低。
目前PET/CT也越来越多地用于检测T细胞淋巴瘤、特别是NK/T细胞淋巴瘤。PET/CT的高精确性有助于治疗前精确分期、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判断、治疗结束后残留细胞的监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非常特殊的T细胞淋巴瘤,往往不少患者伴有B症状,治疗措施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有明显的不同。早期和晚期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大不相同,放疗可使60%-70%的早期患者根治,晚期患者主要靠化疗。如果对晚期患者分期诊断错误,采取放疗、局部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就会很差。因此,治疗前的精确诊断非常重要,临床研究表明,对于NK/T细胞淋巴瘤PET/CT检查的精确性超过CT和MRI。据报道,PET/CT可以改变10%~40%患者的CT/MR分期。
另外,提高疗效判断的精确性也很重要。比如患者化疗两个疗程后,若SUVmax值下降非常明显,提示肿瘤对化疗敏感,可继续使用该化疗方案治疗;如果SUV值下降不明显,则可能需要修改治疗方案或改变治疗措施。而目前PET/CT检查协助根据SUV值来判断疗效有一些报道,有一定的价值。
NK/T细胞淋巴瘤治疗易复发,定期PET/CT检查能够早期发现残留肿瘤细胞,精准定位复发病灶。
PET/CT的不足之处是特异性较低,因为NK/T细胞淋巴瘤常伴有较强的炎性反应,造成PET/CT有时不能有效区分肿瘤病灶和炎性反应。
左旋门冬酰胺酶有助提高NK/T细胞淋巴瘤疗效
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很特殊的淋巴瘤,在西方比较少见,而在中国是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早期NK/T细胞淋巴瘤主要靠放射治疗,如果早期伴有预后不良因素(比如LDH水平高、有B症状,高EBV DNA),则单纯放疗效果不够理想,需要考虑全身治疗。
晚期T细胞淋巴瘤没有标准的化疗方案。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效果较好、临床经验积累最多的方案是日本首创的SMILE方案(地塞米松+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L-asp+依托泊甙),其后还有AspaMetdex方案。这两种方案效果不错,但毒性比较大,大剂量甲氨蝶呤(MTX),需要特殊设备检测血药浓度,否则可能会有风险,而且基础医院一般没有这样的设备。P-Gemox方案与SMILE方案文献报道结果比较,近期和远期疗效相似,其最大的优点是毒性比较小,应用简便,甚至可用于门诊治疗患者,治疗成本低。目前黄慧强教授正在做该方案与其他方案疗效的前瞻随机对照III期研究,以最终明确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首先应用的P-Gemox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教授认为,国内外化疗方案,多以含有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方案(如SMILE方案、GELOX方案等)效果比较好,不建议再使用不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传统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
专家简介:
黄慧强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副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后任主委、中山大学血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抗淋巴瘤联盟秘书长。
2014年,黄慧强教授首次参加美国TCLF大会,并介绍中国治疗NK/T淋巴瘤的治疗经验,2015再次被TCLF 邀请做演讲报告,意味着大会对中国医生NK/T细胞淋巴瘤研究工作的肯定。黄慧强教授及其团队在过去几年中发表了多篇NK/T细胞淋巴瘤方面的SCI文章,他希望将来有更多机会与国内外同行协作,多开展临床试验,进一步提高我国淋巴瘤的特别是NK/T淋巴瘤的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