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目前在强调全身治疗、转化医学、基础研究的同时,对乳腺癌的局部区域控制也逐渐得到重视。此次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上,著名放疗专家、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Jay R. Harris教授对乳腺癌放疗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大会还举办了一场关于腋窝处理的专题会议。这是本次大会的亮点及创新。对乳腺癌局部区域控制如此重视的原因主要是基于近年来以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放疗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多项研究结果。201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关于乳腺癌区域淋巴结放疗的研究结果(ERTC22922及ML20研究)提示:乳腺癌区域淋巴结放疗(包括锁骨上、下及内乳区的放疗)不仅可以降低复发率而且可改善患者生存率。因此,在乳腺癌全身治疗不断改进的前提下,增加腋窝淋巴结局部区域的控制处理可显著改善预后。
在如何将这些会议信息与国内临床实践相结合方面,王教授说,国内在乳腺癌局部控制方面与国外有很多不同之处。我国乳腺癌筛查起步较晚,患者发现患病时多处于疾病偏晚期,肿瘤较大及淋巴结阳性者较多,对乳腺癌淋巴结局部区域控制的关注较国外同行更多,也更为重视。
如何将最新研究、指南及专家共识的更新应用到到临床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乳腺癌腋窝处理方面,国内同行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开展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保证疗效(不增加腋窝复发率)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对于前哨淋巴结低负荷(1~2个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患者,目前也有条件避免淋巴结清扫及其相关并发症;对于保乳患者,可通过预后模型进行评估;如果腋窝其他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低于25%~30%,可采用常规切线野或高位切线野进行腋窝放疗,超过此比例则可单独设野进行引流区放疗以增进区域控制的效果。
国内同道在乳腺癌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在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方面目前在国际上也处于前列。2016年新版NCCN指南对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推荐内乳区放疗,1~3个也考虑内乳区放疗,推荐级别由Ⅱb分别上升为Ⅰ和Ⅱa。大会报告中也有荟萃分析显示,对于所有4个以上或部分(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进行内乳区放疗可显著增加对肺及心脏大血管的照射量。并非所有存在4个以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均有内乳区淋巴结转移,其转移比例仅为30%~40%。如果对所有患者都进行内乳区放疗将导致60%~70%的患者接受过度治疗。
关于如何进行个体化内乳区放疗,山东省肿瘤医院完成的关于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主要是通过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微创分期指导内乳个体化放疗。该研究已在《肿瘤外科学年鉴》发表专家述评,并且整体研究结果即将在Medicine杂志发表。相信可以将研究重点与临床需求密切地结合起来,在某些领域做到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