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 2023丨江倩教授:减量不减效 患者更有质量的生活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7/4 13:37:00  浏览量:590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3年6月8-11日,第28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于德国法兰克福隆重召开。本次EHA大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倩教授团队报告了有关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达主要分子学缓解后减量治疗的研究结果(abstract S158)。会议期间《肿瘤瞭望》特别采访了江倩教授,江教授详细介绍了CML的治疗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减量治疗CML研究的初衷和主要结果。

编者按:2023年6月8-11日,第28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于德国法兰克福隆重召开。本次EHA大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倩教授团队报告了有关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达主要分子学缓解后减量治疗的研究结果(abstract S158)。会议期间《肿瘤瞭望》特别采访了江倩教授,江教授详细介绍了CML的治疗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减量治疗CML研究的初衷和主要结果。
 
01
CML治疗发展方向
 
江倩教授:近几年CML领域的新药发展比较快,除了已应用数年的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以及在中国未上市的bosutinib、ponatinib之外,还有近期在美国获批治疗≥2种TKI耐药人群的asciminib。目前,早期药物与新药asciminib联合治疗比较有前景,一个是ATP竞争药物,一个是肉豆蔻酰基结合药物,二种不同作用机制药物联合,已经证实对复合突变细胞和动物模型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对于治疗非常困难的急变期细胞株和动物模型也显示出非常有前景的作用,可强有力地抑制BCR-ABL功能。我个人认为,二种不同作用机制药物联合代表着一种新的治疗发展方向,为常规TKI治疗耐药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02
减量治疗平衡停药与不停药的纠结
 
江倩教授:长期甚至终身TKI治疗,对于相当一部分患者而言是必需的,因为很多患者达不到停药标准,而且即使达到停药标准,也只有半数患者可以成功停药,随着停药时间延长,部分患者还会丧失分子学反应,需要重启治疗。这是因为TKI作用的目标是导致CML发生的基因产物蛋白,而不是去除致病基因,所以理论上TKI不能根治CML,只能抑制携带BCR-ABL细胞的增殖,因此只有持续药物抑制才能达到深刻分子学反应。只有在CML细胞数量非常少时停药,才有可能通过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来维持停药后对疾病的控制,这就意味着自身免疫功能非常重要,如免疫效应细胞数量较多患者停药成功率更高,但前提仍然是足够长的治疗时间,足够深刻且持久的分子学反应,才有机会停药成功。曾经有专家说,停药的前提是不停药,表达的就是这种情况。我们的数据也显示,5年和2年MR4以上患者停药成功率80%和50%,很好的说明了治疗时间越长、深刻分子学反应持续时间越长,停药成功率越高。但长期用药势必给患者带来副作用的困扰,甚至降低生活质量。
 
事实上CML患者治疗过程中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即有些患者已达到停药标准,但却不敢停药,因为患者为了现在的结果付出了很大代价,包括身体、经济以及精神多个方面,这些使得停药不只是医学层面的问题,其实更多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对于不敢停药的患者,为了减少药物副作用,降低药物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探索了减量治疗,结果显示药物副作用明显减轻,疗效亦未丧失,95%患者仍能保持主要分子学反应,主要分子学反应意味着安全。通过配对比较发现,减量和不减量患者后续疗效的获得以及原有疗效的丧失均无差异,而且减量停药不会降低骤然停药的成功率,甚至减量停药的成功率还略高一些,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但伴有某些危险因素时减量,疾病复发风险较大,如年龄较大,反应不深刻未达到MR4。采用灵敏的数字PCR技术,能更好的预测患者是否适合减量,以保留疗效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
 
03
T315I CML不再令人困扰

江倩教授:T315I突变在CML耐药人群中占15%~20%,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二代TKI耐药患者的T315I比例最高,可以超过30%,此外CML急变或是Ph阳性急淋耐药时的T315I比例更高,这些患者的治疗非常困难,因为原有一代和二代TKI都不能克服T315I耐药。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能够克服T315I耐药的新药,患者因此有了更多治疗选择。最早能够克服T315I耐药的药物是ponatinib,近期有asciminib,中国的奥雷巴替尼连续5年在ASH会议上公布的研究数据也显示对T315I有很好的疗效。奥雷巴替尼是中国自己研发的药物,2023年ASH会议的多个环节中都有提及该药,面对面交流时也得到专家认可,它先是在中国患者中验证了其疗效和安全性,后又在美国患者中进一步得到验证,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江倩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研究方向:急、慢性白血病、髓系增殖性肿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尤其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研究有深刻造诣
国际CML基金会(iCMLf)国家代表委员会成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白血病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Leukemia Research、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Blood、Leukemia、Am J Hematol等杂志上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白血病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