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徐兵河教授朱骥教授联袂之作,统计临床双管齐下,共同解析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难题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1/6 10:54:22  浏览量:930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随着曲妥珠单抗1998年在美国FDA批准上市,2002年在中国批准上市和2018年进入中国国家医保,越来越多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同时近年来有更多的新型抗HER2靶向药物不断进入市场,包括TKI类的拉帕替尼、奈拉替尼、吡咯替尼和图卡替尼,ADC类药物如T-DM1、DS-8201等。那对于曲妥珠单抗治疗复发和疾病进展的患者,临床上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获益?基于此,由徐兵河教授和朱骥教授牵头进行了一项网络meta分析,尝试来解答这个临床问题,并于2020年12月在线发表于ATM杂志。

朱骥教授统计角度解读


问题1:朱教授,您好。我们看到新发表的这篇文章是一篇网络meta分析,应该是meta分析的一种。除此之外,我们比较熟悉的临床研究类型有随机对照研究(RCT)、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能否请您先从整体上介绍下不同研究类型的证据等级和适用范围?


答:好的。正如你刚才所说,我们是有一个关于不同研究类型以及对应的证据级别的金字塔。



关于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级的概念最早是在1979年,由加拿大定期体检特别工作组(CTFPHE)率先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级并给出推荐意见。200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下州医学中心推出了一个“证据金字塔”,也就是“新九级证据“。如图所示,循证金字塔从下往上分别是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专家意见、病例报告、病例系列、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研究、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研究其实是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的,比如随机对照研究(RCT),尤其是3期的RCT是一种确证性的研究,它的证据级别是很高的,RCT也更多的是用于新药的上市申请和增加新的适应症申请;而队列研究更偏向于一些新的探索,包括新的联合方案或者适应症之外的其他肿瘤类型的疗效探索等等,去发现一些新的值得RCT进一步验证的信号和趋势。meta分析国内有的也翻译成荟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在这个金字塔的最顶端,是一种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收集、合并及统计分析的方法。meta分析一般是基于一个要解决的特定问题,将符合标准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后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结果,这也是它为什么位于这个证据级别金字塔顶端,即meta分析的证据等级在所有研究类型中是最高的。


问题2:网状meta分析应该是属于meta分析的大范畴,网络meta分析近年来更多的引起临床医生、指南制定者及卫生技术机构的关注和应用。您能否谈谈网状meta分析和传统meta分析的区别以及它的优势?


答:网状meta分析是传统meta分析的扩展, 传统的meta分析一般是直接比较两种不同干预措施的优劣,如下图:

 


网络meta分析可以同时比较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干预措施的疗效,这个是它的优势之一。“国际药物经济学和结果研究协会”的报告指出网状meta 分析包括调整间接比较和混合治疗分析。


进行网络meta分析的情景一般包括:


1)无直接比较的原始研究,如图所示,A vs C 和B vs C有研究数据,但是没有A vs B的研究数据可进行比较。


2)有直接比较的原始研究但这些研究数量较少或质量较低,在直接比较的基础上合并间接比较的证据,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但是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干预措施可以形成具有闭合环路( loop) 时。



基于此,网状meta分析得出的证据级级别相较于传统meta分析更高。综上所述,网状meta 分析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对治疗同类疾病的多种不同干预措施进行量化比较,并按照某一结果指标效果好坏进行排序,进而给出最优治疗方案的推荐。


△网络meta分析示意图


问题3:听您的讲解,网络meta分析对于间接比较多种干预措施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那是所有的研究都可以这样汇总到一起进行比较吗,有没有要求和限制呢?


答:并非所有研究都能拿来做网络meta分析的。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医学院Song等指出,间接比较和网状meta分析应用有三个水平的基本假设:


第一,同质性假设。此与传统直接比较meta分析相同,一般用Q统计量检验法,若检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可认为纳入研究具有同质性,这也是为了保证纳入的所有研究的人群有比较好的可比性。


第二,相似性假设。包括临床相似性和方法学相似性。临床相似性指A vs. C和B vs. C的两组试验中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和结局测量等的相似性,方法学相似性指两组试验的质量相似性。这个主要是为了避免不同研究临床和方法学上不同造成的偏倚。研究表明,若两个试验集足够相似,间接比较可以平衡两个试验集的偏倚,而且相比直接比较偏倚更小。目前相似性假设没有公认的方法来检验,只能通过比较试验特征进行主观判断,或者通过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以及meta回归来识别。


第三,一致性假设。若既有直接比较结果又有间接比较结果,或同时有多个间接比较结果(如:A vs. B可以通过A vs. C和B vs. C获得,亦可通过A vs. D和B vs. D获得),在决定是否合并这些结果时,则需要进行第3个水平的一致性检验,如果各比较结果之间差异小的话,认为符合一致性假设,可以进行合并;如果出现不一致性,常提示直接比较或间接比较证据存在方法学缺陷,或两者临床特征有差异,或两种原因同时存在,此时需探讨出现不一致性可能的原因并考虑是否应合并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证据。当前,进行一致性检验仍主要使用Bucher法或Lumley法。


因此,并非所有的数据都可以拿来做网络meta分析,纳入分析研究的质量会影响到网络meta分析结果的稳健性。我们这篇网络meta分析纳入的12项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而且我们在文章中也根据JADAD标准对每个研究进行了质量评分,都在3分以上。另外,本研究还进行了环特异的数据同质性和小研究可能的发表偏倚评估,但是因样本量不够无法进行整个球的数据同质性评估。


徐兵河教授临床角度解读


问题1:徐教授,您好。随着更多HER2靶向药的不断研发上市,既往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目前会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那么临床医生该如何在多种治疗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呢?


答:曲妥珠单抗在1998年被批准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大量研究也证实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但是因为曲妥珠单抗的耐药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其他的抗HER2靶向新型药物的应用也在持续探索中。近年来有多种小分子靶向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抗体偶联药物(ADC)应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领域。


TKI类的药物包括拉帕替尼、奈拉替尼、吡咯替尼和图卡替尼。吡咯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它的I期、II期和III期PHOEBE研究都是由我们牵头来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组的ORR和PFS均显著优于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组。另外,ADC类药物包括T-DM1、DS-8201等,EMILIA研究也证实了对于曲妥经治的患者T-DM1的疗效显著优于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


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经曲妥珠单抗治疗出现进展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医生会面对多种可选方案。目前每个研究都只是特定一种方案或两种方案的直接比较。对于每个特定的患者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并没有证据将多种方案进行汇总后的比较。我们做这个网状meta分析也是为了就这个问题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


问题2:在此之前,Paracha教授基于7个随机对照试验做过一个类似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紫杉醇/曲妥珠单抗治疗后无法切除的、局部进展的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来说,T-DM1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您觉得我们这项研究和既往研究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创新呢?


答:Paracha教授的研究针对曲妥珠治疗的患者人群仅纳入了7项研究,包含六个抗HER2靶向治疗方案。它没有包括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T-DM1联合阿特珠单抗等这些新的方案。我们的研究基于12个随机对照实验、9个HER2靶向治疗方案,总计有2104例患者纳入分析。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个分析也并没有包括所有可及的方案呀,比如图卡替尼和DS-8201也没包含在分析中。在这里也顺便解释一下,为了保证meta分析的质量,我们此次纳入的研究必须是随机对照研究(RCT)且要求是晚期治疗线数不超过2线,图卡替尼和DS-8201不符合纳入标准,所以没有被纳入。


该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的ORR和PFS的SUCRA均为最高(分别为91.2%和99.1%),表明对于既往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所有9种比较的方案中,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最有可能提高ORR和改善PFS,且均优于T-DM1,后者的ORR和PFS的SUCRA分别为74.5%和72.9%。在OS方面,SUCRA值前三位分别为T-DM1联合阿特珠单抗(76.1%)、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74.5%),曲帕双抗联合卡培他滨(71.2%),从目前的分析结果看,三者在改善OS方面相当,但是它们均优于T-DM1(SUCRA为61.7%)。不过考虑到包括PHEOBE研究在内的多项研究的OS数据尚未成熟,从目前的结果只能说能看出一定的趋势。


ORR

PFS

OS

问题3:在临床实践中,除了疗效之外,安全性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曲妥珠单抗经治进展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这篇meta分析也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请您解读一下安全性数据方面的结果。


答:总的来说,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卡培他滨单药、T-DM1单药和T-DM1联合阿特珠单抗中比例较低,在40%以下,而TKI联合方案和卡培联合曲帕双靶的方案,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都在50%-60%之间,相对更高一些。另外,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会有特定的不良事件特征。腹泻是奈拉替尼和吡咯替尼发生可能性较高的不良事件;T-DM1联合阿特珠单抗的AST升高发生率更高,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也更高,在EMILIA研究中的亚裔亚组分析中,T-DM1的3、4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达44.4%,这个应该引起医生重视;而拉帕替尼联合长春瑞滨发生中性粒细胞降低的比例最高。


对于TKI引起的腹泻尤其是吡咯替尼引起的3级腹泻,有其独特的特点,75%首次腹泻发生在用药的第1-4天,50%的首次3级腹泻可发生于用药的第2-15天,单次腹泻通常持续2-3天,经暂停用药或下调药物剂量以及对症治疗,绝大多数腹泻可控;随治疗周期增加,总体腹泻发生率有下降趋势,3级腹泻发生无增加趋势,在PHEOBE研究中没有因腹泻导致的治疗终止。因此只要充分了解其腹泻的特点,及时的发现和对症干预,对于治疗影响较小,整体上是可控的。而且吡咯替尼是口服用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提供了治疗的便捷性。


总体上来讲,对于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患者的治疗选择,这篇meta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案的一个直接比较的证据,即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更有可能改善患者的ORR和PFS。其实基于之前PHEOBE研究的结果,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已经成为曲妥珠单抗耐药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首选,这篇meta分析的结果也再次印证了在包括T-DM1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案中,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的疗效更优。


专家简历

徐兵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0多项省部级科技奖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GCP中心)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St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疗国际共识专家团成员

晚期乳腺癌(ABC)治疗国际共识指南专家团成员


专家简历

朱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肿瘤学博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

CSCO生物统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CACA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放疗学组副组长、青委会委员

中国外科医师协会MDT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分会循证医学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专委会直肠癌防治专家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委会秘书长/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放射治疗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分会委员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