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领域涌现了许多创新药物,从新型内分泌治疗(NHT)到PARP抑制剂(PARPi),再到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等,今年ASCO大会mCRCP领域就有三项相关研究入围口头报告。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近年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领域涌现了许多创新药物,从新型内分泌治疗(NHT)到PARP抑制剂(PARPi),再到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等,今年ASCO大会mCRCP领域就有三项相关研究入围口头报告。在近日举行的浦江前列腺癌高峰论坛暨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委会(CACA-GO)前列腺癌论坛202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委会(CSCO-PC)年会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协作组(CPCC)年会上,一场ASCO meets CSCO的专场会引起众多学者关注。我国香港中文大学泌尿外科学系的张源津教授带来了《mCRPC新一线治疗—ASCO更新》的精彩报告,并在接受《肿瘤瞭望》的采访中,进一步分享了这些重要的研究进展。
01
《肿瘤瞭望》:这次TALAPRO-2研究关于HRRm人群的数据分析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张源津教授:TALAPRO-2是一项大型的3期临床试验,针对正在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的mCRPC患者,在一线治疗中给予恩扎卢胺(enzalutamide,ENZA)或ENZA联合他拉唑帕尼(talazoparib,TALA)治疗,以明确能否达到主要终点,即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的改善。
这项研究是按HRR基因变异状态(All-comer、HRRm)进行分层的。此次报道了HRRm人群的结果显示,TALA+ENZA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rPFS(NR vs 13.8个月,HR 0.45,P<0.0001)。目前随访时间较短(约为17个月),OS数据尚不成熟,但已经可以看到总生存期(OS)的改善趋势(NR vs 33.7个月,HR 0.69,P=0.068)。
除了癌症控制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联合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带来的明显改善,TALA+ENZA可以显著延缓患者GHS/QoL(全球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的至恶化时间(27.1 vs 19.3个月,HR 0.69,P=0.032)。
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联合治疗带来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问题,这项研究中TALA+ENZA的3-4级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s)发生率(66.2%vs 37.2%)和治疗中断率(67.2%vs 19.6%)均有所增加。贫血是最为常见的TEAE,有将近40%的患者发生≥3级贫血事件。因此,临床实践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贫血情况,及时做好预防和处理。
综合来看,这次报道TALAPRO-2研究HRRm人群的数据结果是非常好的,对我们治疗mCRPC患者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也期待未来该研究All-comer人群的数据报道。
02
《肿瘤瞭望》:结合另一项口头报告的结果,您如何看待在PARP抑制剂(PARPi)一线治疗中,BRCAm、HRRm对预后和疗效判断的价值?
张源津教授:PARPi可用于携带HRRm(尤其是BRCA1/2m)的mCRPC,但目前尚不清楚携带HRRm的患者在一线接受NHT或化疗的生存获益。这个口头报告(CAPTURE研究队列1)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研究,纳入来自PROREPAIR-B、PROSENZA、PROSTAC、PROSABI等研究一线NHT或化疗的mCRPC患者,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以下信息。
首先是BRCAm、HRRm的发生频率是多少。在mCRPC患者中,HRRm的发生率大约为30%,其中BRCA1/2突变、BRCA以外的HRRm分别占13.2%和17.4%。
第二是无论接受化疗还是NHT,携带BRCA突变基因的患者,生存获益最差;HRR non-BRCA患者次之,non-BRCA患者最好。这提示我们,如果在临床中遇到mCRPC的患者,可能需要更早地考虑检测BRCA和HRR基因突变情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探索性分析显示,胚系和体系BRCA突变患者的生存获益并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在临床检测时,这两种突变类型都应该考虑。对于存在BRCA突变的患者,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药物来控制癌症。
03
《肿瘤瞭望》:177Lu-PSMA为mCRPC患者提供了精准的靶向性放射配体疗法,结合LuPARP研究,您如何看待177Lu-PSMA联合PARPi的应用前景?
张源津教授:一般来说,联合治疗很多时候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癌症。177Lu-PSMA-617在VISION、TheraP研究均取得不错的结果,前期研究认为177Lu发射性疗法联合PARPi可以起到增强抗肿瘤的作用,这项1期LuPARP研究初步探讨了177Lu-PSMA-617联合奥拉帕利治疗mCRPC的可行性。
这是一项剂量递增的1期研究,我们更关注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剂量限制毒性(DLT)。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奥拉帕利联合177Lu-PSMA-617整体上安全性良好,没有发生DLT。更长远的癌症控制数据还没有,但从PSA-RR(66%)、PSA90缓解率(44%)、ORR(78%)等短期疗效数据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PSA下降幅度比较大。
该研究确定了两种药物的2期推荐剂量(RP2D),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更长期的随访来评价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PFS和OS。从LuPARP研究设计来看,177Lu-PSMA-617是7.4 GBq q6w,共6个周期,大约为半年,假如仅仅联合半年左右的奥拉帕利,这样的疗程并不是很长,是否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其实还需要更多数据来判断。
张源津教授
助理院长(外务)
外科学系副教授
医学院助理院长(外务)
何善衡泌尿中心外科学系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医院泌尿外科中心主管
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创新者大奖,2021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2021
BJU International-The Annual BJUI Social Media Awards创新奖,2019
亚洲泌尿外科协会UAA-Youth Section Fellowship,2017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Best Original Research by Trainees(BORT)银奖,2015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Best Original Research by Trainees(BORT)铜奖,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