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乳腺肿瘤整合康复分会场上,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郝春芳教授做出了《乳腺癌的靶点及诊治的意义》的报告,分享了对乳腺癌精准治疗的独到见解。会后,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郝春芳教授,请她详细阐述了乳腺癌精准治疗中靶点选择的重要性、新兴靶点药物与疗法的进展以及乳腺癌诊治的未来趋势。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的不断演进体现了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其中靶点的精准选择与新兴药物的研发尤为关键。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乳腺肿瘤整合康复分会场上,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郝春芳教授做出了《乳腺癌的靶点及诊治的意义》的报告,分享了对乳腺癌精准治疗的独到见解。会后,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郝春芳教授,请她详细阐述了乳腺癌精准治疗中靶点选择的重要性、新兴靶点药物与疗法的进展以及乳腺癌诊治的未来趋势。
01
《肿瘤瞭望》:在乳腺癌的精准治疗中,靶点选择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郝春芳教授:在乳腺癌精准治疗过程中,靶点选择至关重要。靶向治疗是乳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靶点的精准选择直接决定了治疗的成功与否。近年来,我们在靶点的研发和成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抗HER2的靶向治疗药物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开发等,都显著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临床获益。
靶点选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决定了药物能否准确作用于肿瘤细胞,从而实现精准打击;其次,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往往能够带来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后,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靶点选择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和策略,尤其是在难治性乳腺癌和早期高危复发风险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精准选择靶点更是实现长生存和治愈的关键。
近年来,ADC药物、PAM通路抑制剂、众多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为乳腺癌治疗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正在改变或者已经改变了临床实践。同时,针对胚系BRCA1/2突变的人群,PARP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新结果也使我们认识到遗传基因检测的重要性。这些靶点的开发和新型药物的出现,都进一步强调了靶点选择在乳腺癌精准治疗中的重要性。
此外,新型ADC药物也在聚焦于不同的靶点进行研发,如靶向HER2、Trop-2的ADC等,这些药物不仅具有高效的靶向强效杀伤作用,还能覆盖到更广泛的肿瘤细胞。因此,在未来乳腺癌的治疗中,靶点选择将更加多样化、精准化,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乳腺癌治疗领域也呈现出了一个新的趋势,即不同药物与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例如,ADC药物与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应用等,都显示出比单药靶向治疗更好的疗效。特别是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应用,在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因此,对于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我们充满期待,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突破性的进展为患者带来希望。
02
《肿瘤瞭望》:目前乳腺癌治疗中有哪些新兴的靶点药物或疗法?在乳腺癌患者诊治过程中,如何做到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双平衡?
郝春芳教授:目前乳腺癌治疗中涌现出了众多新兴的靶点药物和疗法。除了传统的抗HER2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外,我们还看到了PAM通路抑制剂、PARP抑制剂等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同时,新型ADC药物如靶向Trop-2的ADC也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结果。
在乳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实现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双平衡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充分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这要求我们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不仅要考虑药物的疗效,还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会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其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以及社会支持等。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剂量。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和生活。
此外,对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我们也会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措施。例如,对于CDK4/6抑制剂可能带来的白细胞下降和肝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我们会加强监测和管理;对于PAM通路抑制剂可能带来的高血糖等不良反应,我们会提前监测血糖并联合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实现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双平衡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服务。
03
《肿瘤瞭望》:随着新靶点和新药物的不断涌现,您认为乳腺癌诊治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郝春芳教授: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目前已迈入精准靶向治疗的新纪元,展望未来,这一路径无疑将愈发宽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准治疗策略不仅适用于晚期乳腺癌,其应用范围正逐步向早期乳腺癌拓展。在当前早期乳腺癌的诊疗实践中,无论是新辅助抗HER2的靶向治疗还是辅助强化治疗,均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提升了高风险、高复发及难治性乳腺癌患者的整体治愈率。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诸如PI3K抑制剂等药物将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实现新的突破。
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领域,随着多个靶向药物的研发成功,如何合理布局、优化治疗策略将成为新的挑战。每种药物可能在其特定的耐药人群中展现出独特疗效,但面对众多靶向药物,我们需谨慎考虑治疗顺序及联合治疗方案。在确保患者安全、避免不良反应叠加的前提下,我们将致力于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以实现最大化的治疗效益。
郝春芳教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乳腺内科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专委会常务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乳腺癌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乳腺癌个体化诊疗及MDT专委会常务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委会委员